当年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一个“绿化新加坡、建设花园城市”的构想,最终让这个杂草丛生,沼泽地多,居住环境恶劣的小国家,华丽转身,成为了如今被世界公认的花园城市......
64个岛屿
新加坡由64个岛屿组成,主岛新加坡岛占全国面积的90%以上,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境内草茂花繁,整洁美丽,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花香草绿,空气清新,因此被世界公认为“花园城市国家”。
景观面积占国土的八分之一
新加坡的绿化覆盖率达到50%左右,景观面积占新加坡国土的近八分之一。新加坡的绿化是立体的。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相互辉映;楼房的立面绿化,立交桥和高架桥的垂直绿化相得益彰;这一切营造出了一个美好的绿色世界。新加坡绿化目标非常明确,规划设计得十分具体。从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到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对绿化的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都有明确规定,建房规定绿化面积纳入规划蓝图,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来,保证实施到位,使房屋与绿化相互衬托。
插缝绿化
新加坡绿化的成功应得益于他们多年来所一贯秉承的绿化理念。取得这样的成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新加坡之所以能有今天环境绿化方面的骄人成绩,离不开建国初时任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眼见着实和执政魅力。在其巨大影响力感召的近半个世纪里,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着“绿化新加坡”的目标,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了不同的具体规划并严格实施。早在建国之初,新加坡政府就制定了建设花园城市的目标。在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他们提出了人均8平方米绿地的指标,并要求在住宅前均要有绿地,插缝绿化。如今新加坡市内占地20公顷以上的公园达到44个,0.2公顷的街心公园达240多个,在264条公路两旁,种植大量花草树木。如果把这些数字加在一起,那么绿化占地面积约为420多公顷。
“罚”出来的花园城市
可以说,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是被“罚”出来的。新加坡的城市绿化法制健全,执行严格。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先后出台。政府在加强绿化教育,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的同时,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例如,在公共绿化地攀枝折花将以破坏公物罪处罚,罚款不少于5000新元,同时处以一定时限的人身强制。对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众场合吸烟、吃口香糖等影响环境市容的行为,也会遭到重罚。
植树运动
在1963年,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就亲自倡导了植树运动,通过快速而大面积地种植、移植速生和树冠浓密的树种,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绿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炎热的气候、工业化带来的污染、城市化带来的噪音等都因绿树的增加而减轻。今天,遍布新加坡的街道为市民遮风蔽日的雨树(又称雨豆树)很多就是当年植树运动中种下的,它们就像一把把巨大的雨伞,遮盖着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停车场等;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园林绿化往往给人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感。处处层次丰富,草地、灌木、乔木自然搭配,各种不同树种混种而形成的自然生态比比皆是,包括路中的绿化带也绝少整齐划一,行道树及灌木皆无刻意修剪的痕迹,极少剪成几何形状的,而是任其自然舒展蓬勃地生长,但又不妨碍人行和车行的交通安全。
在这个岛国的几乎每个角落,您都会看到大量的树木和鲜花,为周围的人们提供新鲜的氧气,并为热带的气候带来一丝凉意。大自然的爱好者可以追寻着自然保护区的踪迹,欣赏到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群落,或在新加坡各大公园和花园的草地上享受野餐带来的欢乐。绿色永远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
以下是新加坡近年景观设计项目实例……
冷河碧山公园
目前,世界上38%的人口面临着严峻的缺水问题,联合国最新统计指出,到2025年,全球将有60%的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全球又有很多城市同时面临着洪水的泛滥。加冷河—碧山—宏茂桥项目为蓝绿城市设施提出了新的概念,这个项目是ABC(即活跃Active,优美Beautiful,洁净CleanWaters)全民共享水源计划的一部分,它不仅解决了干旱和洪涝问题,同时还给人们的城市生活创造了新的空间和自然环境,将沟渠和水道改成美丽的濒水环境,鼓励社区也加入保持水道清洁的工作,使新加坡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花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这个中心的形式是由它的功能决定的,把56个自习室融合到一个结构当中,并没有传统的走廊,因为传统的走廊会产生社会分离和隔离情况。在这个学习中心里,学生能360度的进入到一个大型的中央空间,那里将所有分离的塔楼联系在一起。每个塔楼是由一系列的教室组成,而这些教室是逐渐建造的,在一些楼层上还建有花园。
新加坡圣淘沙步行道景观
步行道建于海面上新建设施上,与原有圣淘沙大桥邻接,全长670米,两边分别连接怡丰城和即将建成的「名胜世界」。步行道主要是为了加强两项大型商业设施之间的人行往来和联系。已建设区面积约16,400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区域均配以木面板和园景设计装饰。 为缔造更舒适和轻松的步行体验,沿整条步行道附设了有盖天蓬的自动人行道,让访客在高低不同的角度欣赏壮阔海景。大型园林花园设计展示了各类趣味盎然的地区特色园景,可供进行户外休闲活动。
新加坡樟宜机场候机楼室内绿墙
大型垂直种植系统将东南亚赤道雨林引入新加坡樟宜3号候机楼内部,构建了一座似巨穴的工业建筑。由种植植物组成的挂毯不仅将建筑物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陆/空部分,而且还连接垂直空间的登记区,这是一个独立玻璃安全屏
住宅牛顿轩
牛顿轩36层高的塔楼包括了118个公寓。建筑师创造了这些注意细节、比例和规模的生活空间,确保这栋建筑物是一个舒适和高效的生活空间。一个研究的随意性,增加了建筑物设计以及使他们立即变得友好和美观的共同的领域的自发性尺度和趣味性。
注:图文转自网络,由古兰景观收集整理与发布,仅供学习交流